1、第四章寻绎汉代诗赋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讽谏意识。
2、古有“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佳话,齐威王采纳邹忌的讽谏,重赏那些给自己提意见的臣民,一时“门庭若市”,很快就善政声名远播,国力大为提升。
3、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4、他们可能也有讽谏,那也是劝百讽一、似贬实褒的劝导。
5、皇上久不临朝,今日召对,乃千载一时,正好从容讽谏,不意为书生所激。
6、他自己是一枝香花,不是毒草,也像是汉朝时候善于讽谏的滑稽的东方朔,现在又被戴上‘帽子’送到北大荒来了。
7、西周时大量的讽谏诗作,实际上是规劝统治者不要奢侈腐化的舆论监督。
8、汉代的杂赋包括民间流传的寓言故事赋,也包括箴言类的杂记作品以及描写日常动植物而无关讽谏的小赋。
9、而此种句式的语境也由起初的无奈、愤懑、挖苦、嘲笑升级为焦虑、质疑、批评、讽谏,越来越多地切中时弊、击中社会软肋。
10、早在奴隶制时期的周朝,天子和国君们尚能允许民间以诗讽谏,并派出官员观采民风以化民俗,调查施政以证得失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