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à jì
注音
ㄉㄚˋ ㄐㄧˋ

大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祭dà jì

  1. 古代重大祭祀之称。包括天地之祭、禘祫之祭等。

引证解释

  1. 古代重大祭祀之称。包括天地之祭、禘祫之祭等。

    《周礼·天官·酒正》:“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
    郑玄 注:“大祭天地;中祭,宗庙;小祭,五祀。”
    《周礼·春官·天府》:“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大丧,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
    郑玄 注:“禘祫及大丧陈之以华国也。”
    《尔雅·释天》:“禘大祭也。”
    郭璞 注:“五年一大祭。”

国语辞典

大祭dà jì

  1. 皇帝死后七七日所举行的哀悼及祭拜仪式。

    《六部成语注解·礼部》:「大祭:皇帝薨后七七日谓之终七应行大祭之礼。」

网络解释

大祭

大祭是汉语词汇,拼音dà jì,指古代重大祭祀。

大祭的字义分解

  • 大 [ dà ]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 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 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 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 老大。 6. 敬辞。 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 大前年。 8. 〔~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 大概。大凡。 大 [ dài ] 1. 〔~夫〕医生(“夫”读轻声)。 2.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大 [ tài ]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祭 [ jì ]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 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 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 使用(法宝)。 祭起一件法宝。 祭 [ zhài ] 1. 姓。

大祭造句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彼得在下边院子里,来了大祭司的一个使女。

3、太皇太后批准免去他明堂大祭时的侍祠、摄事、导驾及称贺陪位等,只令其值班宿卫。

4、就在秦澈与胡柔儿两姨侄正准备寒暄一番时,大祭司突然说出了一句,让胡柔儿不禁色变的话来。

5、三十一年前,烛阴宫的掌祀殿护法也就是如今的掌祀大祭司,五叶,和我提出,他会在百招之内击败我。

6、凡大祭祀群神,则从升坛以相礼。

7、大祭师挨近阿泽尔斯公爵的身边,小声咕嘀道:如果雷尔斯男爵从军途中不小心被帝国军杀死,或者说被俘虏了。

8、堂子立杆大祭神仪堂子立杆大祭,是清代宫廷祭天大典,仪礼十分隆重。

9、9月28日,在韩国首尔成均馆举行祭祀孔子的“释奠大祭”,成均馆大学舞蹈系学生们进行“八佾舞”表演。

10、如果没猜错的话,这些孩子就是海珑大祭司在曼苏拉森林和盛宇城附近所抓获的孩子,他们已经失踪了好久,原来在这里。

大祭的相关词语

【大祭】的常见问题

  1. 大祭的拼音是什么?大祭怎么读?

    答:大祭的拼音是:dà jì
    点击 图标播放大祭的发音。

  2. 大祭是什么意思?

    答:大祭的意思是:皇帝死后七七日所举行的哀悼及祭拜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