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拼音
fú shū
注音
ㄈㄨˊ ㄕㄨ
词性
形容词
近义词
繁茂 茂盛 飘散 有致

扶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扶疏fú shū

  1. 〈书〉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枝叶扶疏ㄧ花木扶疏

引证解释

  1. 亦作“扶疎”。亦作“扶踈”。

  2. 枝叶繁茂分披貌。

    《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粃,墝而专居则多死。”
    南朝•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宋•姜夔 《虞美人·咏牡丹》词:“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明•刘基 《梅颂》:“扶踈萧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挠其节兮。”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一:“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

  3. 回旋貌;飘散貌。

    《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
    高诱 注:“扶疏,槃跚貌。”
    《文选·嵇康<琴赋>》:“忽飘摇以轻迈乍留联而扶疏。”
    李善 注:“言扶疏四布也。”
    元•揭傒斯 《寄题九江义门陈氏寿安堂》诗:“方瞳緑鬢红氍毹,春酒摇荡香扶踈。”

国语辞典

扶疏fú shū

  1. 枝叶繁茂四布的样子。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其梓柱生枝叶扶疏上出屋。」
    汉·枚乘〈七发〉:「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

网络解释

扶疏

扶疏,汉语词汇。

拼音:fú shū

释义:1、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2、某物呈飘散状。在《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古书中出现过。

后也多用于形容人的精神品质多见于《世说新语》,如道“刘真长“标云柯而不扶疏”。”(云柯与扶疏相对,为凌云的顶枝)

扶疏的字义分解

  • 扶 [ fú ] 1.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 搀扶。扶正。扶老携幼。 2. 帮助,援助。 扶养。扶植。扶危济困。 3.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扶梯。沙发扶手。 4. 姓。

  • 疏 [ shū ] 1. 去掉阻塞使通畅。 疏导。疏通。疏浚。疏解(jiě)。 2. 分散。 疏散。仗义疏财。 3.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相对。 疏密。疏松。疏朗。疏旷。疏阔。疏落(luò)。稀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4. 不亲密,关系远的。 亲疏。疏远。 5. 不细密,忽略。 疏忽。 6. 空虚。 志大才疏。 7. 不熟悉。 生疏。 8. 粗劣。 疏食。疏粝。 9. 古同“蔬”,蔬菜。 10. 分条说明的文字。 上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奏疏。注疏(对古书的注解和对注解的注释)。 11. 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 12. 姓。

扶疏造句

1、一个人站在树下,视线穿过层层扶疏的枝叶到达太阳表面,就像阳光穿过层层云雾到达瞳孔,直视太阳的时候,灵魂似已脱逃地面,周围的人与物都成了毫无实质感的光影,人的一生没有多少时间能与太阳脉脉相视,故而十分小心地珍惜这样的机会。许立志

2、田中有大树,十围余,盖六亩,枝叶扶疏,蟠地不生谷草。

3、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余;叶生既婀娜,落叶更扶疏

4、灼热的阳光从天空中倾洒而下,令得大地都是处于一片沸热之中,偶尔会有清风拂过,杨柳微垂,枝叶扶疏

5、园内枝叶扶疏,绿荫映罩,地面上松松地长着一簇簇青草,开着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各种野花,招引得蜂蜂蝶蝶在竹园里飘飞穿行。

6、长廊缭绕,四下各种奇花佳木葳蕤臻臻,几株榆叶梅迎风娇展,枝叶扶疏间似有微风轻抚,花瓣轻颤。

7、院落虽简陋,然花木扶疏,幽静宜人,实为高人雅士宴居之所。

8、坦荡辽阔的大平原,平沙无垠、树木扶疏,无处可藏身,无险可拒敌。

9、上午灿烂的阳光,穿过枝叶扶疏的缝隙,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透过敞开的窗户,洒在他们的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光晕,显得格外的温馨。

10、花木扶疏,几缕花枝从屋檐上垂下,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浓郁香气。

扶疏的相关词语

【扶疏】的常见问题

  1. 扶疏的拼音是什么?扶疏怎么读?

    答:扶疏的拼音是:fú shū
    点击 图标播放扶疏的发音。

  2. 扶疏是什么意思?

    答:扶疏的意思是:枝叶繁茂四布的样子。

  3. 扶疏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扶疏的近义词是:繁茂 茂盛 飘散 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