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孩子眉目清秀,将来定从三元及第,有所做为。
2、它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含“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之意。
3、一赏一品当朝,二赏二仙传道,三赏三元及第,四赏四季发财,五赏五子登科……十二赏长命富贵!
4、此外,还要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因为丸与元谐音。
5、在“三元及第”四个大字的牌匾下,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三元”状元陈继昌的铜像更是成了许多父母告诫孩子好好学习的“教育基地”。
6、三元及第粥广州林林总总的粥品中,最著名的还是“及第粥”。
7、说起科举,广州有道名菜的故事也是不得不提,一说出来谁都听过,那就是三元及第粥。
8、这口古井虽历经千年沧桑依然甘冽如故,雕刻精美的牌坊高高耸立,就连中国封建科举的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状元陈继昌的亲笔题词也清晰可辨。
9、封建时代科举制度以连中乡试、会试、殿试榜首的解元、会元、状元为三元及第,酒家之取名大三元,即寓意为“酒家榜首,食肆班头”。
10、科举制度在明清时代趋于成熟,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三场考试都拿第一,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