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

拼音
chéng sú
注音
ㄔㄥˊ ㄙㄨˊ

成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成俗chéng sú

  1. 固有的习惯、风俗。形成良好的风俗。

引证解释

  1. 固有的习惯、风俗。

    《荀子·正名》:“散名之加於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
    宋•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天下之人亦已渐渍於失教被服於成俗。”

  2. 形成良好的风俗。

    《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汉书·匡衡传》:“故万国莫不获赐祉福蒙化而成俗。”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復,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国语辞典

成俗chéng sú

  1. 风俗、习惯。

    《荀子·正名》:「散名之加于万物者,从诸夏之成俗曲期。」

  2. 化成风俗。

    《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汉书·卷八一·匡衡传》:「故万国莫不猎赐祉福,蒙化而成俗。」

网络解释

成俗

成俗,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固有的习惯、风俗。

成俗的字义分解

  • 成 [ chéng ] 1. 做好,做完。 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 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 变为。 长成。变成。 4. 可以,能行。 成,就这么办。 5. 称赞人能力强。 他办事麻利,真成。 6. 够,达到一定数量。 成年累(lěi )月。 7. 已定的,定形的。 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 十分之一。 增产三成。 9. 平定,讲和。 “会于稷,以成宋乱”。 10. 姓。

  • 俗 [ sú ]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 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 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成俗造句

1、学校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化民成俗的重要手段,是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2、以至后来周边百姓相沿成俗,只要是离家出远门,即使是选择陆路交通,也要赶来谒庙,点一炷平安香。

3、这里的人们哀悼亲人,在万木丛林中选柳为伴约定成俗,柳扮演了另样的角色。

4、多在正月农闲期间行其事,并相沿成俗

5、所谓才生于世,穷达惟时;而风liu遂往,驰骛成俗,媒孽夸炫,利尽锥刀,遂使官人之门,肩摩毂击。

6、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必成俗学。

7、还每隔三天,由教师带他们到市街去一次,观摩风土人情,以起到“化民成俗”的作用。

8、“知类通达”,“强立不反”二语,可以为“明明德”之注脚;化民成俗,近悦远怀三语可以为“新民”之注脚。

9、给中国妇女带来巨大痛苦的缠足究竟起于何时一直没有准确的说法,有南北朝说,也有五代南唐说,总之在南宋年间已积习成俗,到清末已有千年之久了。

10、广州周街都是凉茶铺,广州人代代流传、相习成俗,时至今天,凉茶仍然是广州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

成俗的相关词语

【成俗】的常见问题

  1. 成俗的拼音是什么?成俗怎么读?

    答:成俗的拼音是:chéng sú
    点击 图标播放成俗的发音。

  2. 成俗是什么意思?

    答:成俗的意思是:①.风俗、习惯。②.化成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