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拼音
lì zhì
注音
ㄌㄧˋ ㄓˋ

吏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吏治lì zhì

  1. 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澄清吏治

    administration (good,bad) of officials;

引证解释

  1. 官吏的作风和治绩。

    《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网漏於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
    唐 张籍 《祭退之》诗:“学无不该贯吏治得其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我便和他谈些官场事情问些 苏州 吏治。”
    欧阳山 《三家巷》四:“当下有人主张刷新吏治有人主张改选国会。”

国语辞典

吏治lì zhì

  1. 吏治事的成绩。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繁刑严诛吏治深刻,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汉书·卷八·宣帝纪》:「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

网络解释

吏治

吏治,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ì zhì。是旧时指地方官吏的作风和治绩。《史记·酷吏列传序》、《汉书.卷八.宣帝纪》等书均有相关记载。

吏治的字义分解

  • 吏 [ lì ] 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 吏治。官吏。 2. 旧指小公务员。 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 治 [ zhì ] 1. 管理,处理。 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 2. 整理。 治河。治水。 3. 惩办。 治罪。处(chǔ)治。 4. 医疗。 治病。治疗。医治。 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 治蝗。治蚜虫。 6. 从事研究。 治学。治史。 7. 安定。 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 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 府治。治所。 9. 姓。

吏治造句

1、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2、吏治毁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贪污,二是与劣绅勾结而受贿,这两种情况都不是一个人可以办到的。

3、他有权向雍正打小报告,把诸如内外官员的优劣、有关国家吏治民生的利弊兴革等事,随时上奏。

4、不管是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还是渎职失职,抑或存在权钱交易、“猫鼠同眠”,归根到底还是吏治不靖、吏治腐败这个总根源而导致的恶果。

5、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

6、他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

7、当考核、问责体系“网漏吞舟”,对缺岗听之任之,吏治注定会处于失序状态。

8、扬州大都督雄兵在握,经武则天称帝的大周朝平息徐敬业之反后,大州严府,吏治肃然,流配犯人若敢西行,动辄得咎,罪上加罪,而酷吏执法,轻则鞭笞重则砍头。

9、更何况,“吏治”本身也包括对环保警察群体,若“治污先治官”不能得到优先落实,那么屋上架屋的机构设置就难堪大用。

10、皇帝年幼,皇太后临朝摄政,外戚专权,任人唯亲,吏治崩坏,加上已经太平了几十年,饱暖思淫欲,各级官员沉醉于声色犬马,再无丝毫励精图治之心,朝廷上下一片文恬武嬉。

吏治的相关词语

【吏治】的常见问题

  1. 吏治的拼音是什么?吏治怎么读?

    答:吏治的拼音是:lì zhì
    点击 图标播放吏治的发音。

  2. 吏治是什么意思?

    答:吏治的意思是:官吏治事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