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载舟覆舟的思想,反映了古代一些有识之士对人民力量的认识。
2、在那动荡不安的年代,许多有识之士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而忧心忡忡。
3、以洪仁王干、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学习他们的慈善与社会福利思想,形成了各自的慈善福利观。
4、载舟覆舟的思想,反映了古代一些有识之士对人民力量的认识。
5、清朝末年,不少有识之士,面对中国社会群魔乱舞的黑暗现实,忧国忧民,感奋而起。
6、孙皎为人轻财好义,喜欢结交有才有识之士。
7、这段故事说明,少年王猛虽然身在泥途,却已被独具慧眼的有识之士发现了。
8、三水建县初期,由于县内“文无翰林、武无侍卫、财无十万”,三水县以邑侍御李希礼为首的有识之士提议兴建文塔。
9、尔等竟然蒙昧无知,将我大汉天子与一介村野匹夫相提并论,不怕天下有识之士笑掉大牙吗?
10、顺帝晚年荒淫无道,天灾地变,民不聊生,受外族压迫的汉民族终於发出怒吼,有识之士莫不揭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