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厘米,用笔劲峭,拔山挽涛,表现出刚倔、豪迈之风格,在元代可谓独树一帜。
2、从中还能看出狄公书法造诣,既有“欧书”的严谨劲峭,又有“虞书”的圆腴俊朗,自成一体,超凡脱俗。
3、入眼寓目无不幽冷劲峭,剑拔弩张,触目惊心。
4、有的威武雄壮,有的秀丽妩媚,有的清瘦劲峭,有的肥硕苍润,有的独立高标,有的成簇成阵……。
5、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6、画家正是在走进大自然的过程中,看到了祖国大好河山,或雄浑旷达,或恬淡静穆,或劲峭奇峻,或空灵飘渺。
7、施天羽端坐桌前,运笔如飞,一行行漂亮的小楷跃然纸上,他的毛笔字师从欧体,欧体楷书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
8、但蔡琴绝非直白简单的女人,所有的伤痕都被她化作了花的柔和褶皱,所有的刀剑斧凿都成就了她成熟的劲峭肌理。
9、他画兰竹五十余年,自成家法,用笔独到,多而不乱,少而不疏,遒劲潇洒,风格劲峭。
10、“甲骨文本身,有过273年的历史,它的书契有肥、有瘦、有方、有圆,或是劲峭刚健,具顽廉懦立的精神,或是婀娜多姿,有潇洒飘逸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