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才知,自战国赵武灵王改穿胡服后,凡武官到了较高的等级,就可以带上饰金铛加上蝉的帽子,帽子上还要插上貂尾,表示贵职。
2、‘朕生长军旅,不亲学问,未知治天下之道,文武官有益国利民之术,各具封事以闻,咸宜直书,勿事辞藻。
3、左边文官张昭、顾雍等三十余人,右边武官程普、黄盖等三十余人,衣冠济济,剑佩锵锵,分班侍立。
4、文官初授中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武官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
5、1933年5月6日,日武官根本博在上海晤见黄郛,以中国军队在“前线仍时有局部之挑战行动”为借口,示意“关东军决心再次出击”。
6、我这城中,且休说文武官员好道,富民长者爱贤,大男小女见我等拜请奉食。
7、崔可夫在中国有过很多亲密好友,1940年12月至1942年3月,崔可夫曾在苏联驻华使馆武官处任少将武官。
8、一面与众官寒暄,一面暗自直摇头,文官体瘦身虚,武官毫无杀气,战斗力可想而知。
9、1902年,日本海军省、陆军省在讨论由谁来出任日本驻俄武官问题上出现了不同意见。
10、清朝的武官则“自副将以下,年六十者概予罢斥”,这是因为军营需要朝气、忌讳暮气,要保持强大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