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醇雅论与神韵说的提出来源于不同的文学史观念和诗学策略。
2、此联中规中矩,气质内敛而不露锋芒,冲和醇雅又颇多古意。
3、六必居的酱菜醇雅咸香,在明清时就已经是京城家喻户晓的名吃了。
4、篆法醇雅,刀法圆劲,承阳冰、汪元先贤之古法,流厂庵、安持老人之余韵。
5、这也是他书画作品面貌醇雅的原因所在,更是他佛学研究的结果。
6、吸取疏放一体的骨力气韵而改变了那种精工婉曲,采取了醇雅一派的琢磨锻炼而回避了那种恣意挥洒,走出了一条折中之路。
7、“大声不震华而流漫,细声不淹灭而不闻”,清而不历,平而匪和,温润醇雅,中声为节,以养生气。
8、初见李啸,一般人会认为他的字应该是粗犷、敦厚、苍浑的;但观其字,俨然是隽逸、灵动与醇雅的,这似乎与其外表并不一致。
9、李啸将魏碑、墓志与唐楷相结合,在结字、笔法上互相融通,形成质妍并茂、体势峻拔、气息清脱、韵致醇雅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
10、其书法,篆、隶、真、草,无一不精,真草取法钟、王,笔力浑厚,气息醇雅;篆隶更具功力,书名遍播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