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òu

拼音
gǔ ròu
注音
ㄍㄨˇ ㄖㄡˋ
词性
名词
近义词
骨血

骨肉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骨肉gǔ ròu

  1. 身体。

    骨肉归复于土。——《礼记》

    body;

  2. 骨和肉。

    flesh and blood;

  3. 比喻至亲。

    亲生骨肉骨肉关系。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此之谓骨肉之亲。——《吕氏春秋·精通》恨透了秦始皇说他无缘无故筑什么万里长城害得人家骨肉分离。——《孟姜女》

    intimate; kindred;

引证解释

  1. 指身体。

    《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復于土,命也!”《三国演义》第一〇五回:“平 叱曰:‘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

  2. 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墨子·尚贤下》:“当王公大人之於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
    唐•沉亚之 《上寿州李大夫书》:“亚之 前应贡在京师而长幼骨肉萍居于 吴。”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四:“久别重逢情逾骨肉。”

  3. 指同姓的人。

    《宋书·王懿传》:“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

  4. 比喻文章充实的内容。

    《平山冷燕》第六回:“莫怪文章生骨肉謫来元是掌书仙。”

国语辞典

骨肉gǔ ròu

  1. 比喻至亲。指父子兄弟等。

    《管子·轻重丁》:「故桓公推仁立义功臣之家,兄弟相戚骨肉相亲,国无饥民,此之谓缪薮。」

网络解释

骨肉

骨肉,汉语词汇,

读音gǔròu,

意思是身体或骨和肉。

骨肉的字义分解

  • 骨 [ gǔ ]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 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①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②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 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 骨力(①雄健的笔力;②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 侠骨。骨气。 骨 [ gū ] 1. 〔~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碌〕滚动(“碌”读轻声)。

  • 肉 [ ròu ] 1.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 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 2.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 桂圆肉。冬瓜肉厚。 3. 果实不脆,不酥。 肉瓤西瓜。 4. 行动迟缓,性子慢。 做事真肉。 5.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 6.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骨肉造句

1、梅花放弃了姹紫嫣红的春天,是为了珍惜那凛冽风雪中的傲立风骨;大树放弃了骨肉相连的老叶,是为了珍惜来年蓬勃滋润的生机;航船放弃了宁静的港湾,是为了珍惜远在彼岸的希望。

2、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3、同胞兄弟是骨肉至亲,应加强团结。

4、我们几个人是患难之交,情同骨肉

5、我与班主任虽有师生之别,但情逾骨肉

6、对孩子的爱是一种自私的无私,一种不为公的舍己。这种骨肉之情若陷于盲目,真可以使你为孩子牺牲一切,包括你自己,包括天下。

7、我望着她,望了又望,昔日如花妖冶,现在只剩枯骨还乡。苍白,臃肿,混俗,腹中有别人的骨肉。但我爱她,她可以褪色,可以凋谢,怎样都可以。但只要我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8、虽然我们全真七子情逾骨肉,亲如手足,但有的时候,还是要分个胜负的。

9、见双亲,步已碎,长大方知父母累。青春去,年轮回,千金难抵骨肉会。重阳节,不落泪,高堂膝下儿女跪。取好酒,斟满杯,祝福爹娘活百岁。

10、再厉害的人也就是一张皮包着骨肉,找准了弱点撕掉皮,下面还是血淋淋的肉,每个人都一样。耳雅

骨肉的相关词语

【骨肉】的常见问题

  1. 骨肉的拼音是什么?骨肉怎么读?

    答:骨肉的拼音是:gǔ ròu
    点击 图标播放骨肉的发音。

  2. 骨肉是什么意思?

    答:骨肉的意思是:比喻至亲。指父子兄弟等。

  3. 骨肉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骨肉的近义词是: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