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ǒng

拼音
kǒng zǐ
注音
ㄎㄨㄥˇ ㄗˇ
词性
名词
近义词
夫子

孔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孔子kǒng zǐ

  1. (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Confucius;

引证解释

  1. 春秋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 丘,字 仲尼。鲁国 人。 《论语》一书记有他的谈话及与门人的问答。

国语辞典

孔子kǒng zǐ

  1. 春秋时孔丘。参见「孔丘」条。

网络解释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的字义分解

  • 孔 [ kǒng ] 1. 小洞,窟窿。 孔穴。孔眼。孔洞。孔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 2. 很。 孔急。孔武有力。 3. 量词,用于窑洞。 一孔土窑。 4. 姓。

  • 子 [ zǐ ]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 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棋子儿。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 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孔子造句

1、孔子认为智慧就是善于鉴别人物。

2、弯路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不是死板的弯路。圣哲孔子就提出:人要通权达变。只有变化才能进步。所以走弯路是磨练自我,重塑自我的方法,我们并不反对走直路的人,因为直路能让你早早的体会到胜利的甘甜。

3、人之有生必有死,如朱子之言;天地循环之理,如昼如夜。孔子云居易以矣。皆圣洁之大道,何足惧乎?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几其长也,亦无非常。

4、孔子遇到不懂得东西就不耻下问,最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5、子路自惭形秽,急忙退出,改易儒服,再正式去求见孔子,并拜孔子为师。

6、与其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教诲。

7、孔子所从事的事业,至高无上。

8、孔子全面继承了周代的“六艺”教育,成为上古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和教育实践影响远巨。

9、据《论语·阳货》,孔子一到武城,就听到了“弦歌之声”。

10、孔子开了把忠作为臧否人物,评判是非的重要标准和尺度的先河。

孔子的相关词语

【孔子】的常见问题

  1. 孔子的拼音是什么?孔子怎么读?

    答:孔子的拼音是:kǒng zǐ
    点击 图标播放孔子的发音。

  2. 孔子是什么意思?

    答:孔子的意思是:春秋时孔丘。参见「孔丘」条。

  3. 孔子的近义词是什么?

    答:孔子的近义词是: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