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认为,油气是以连续相的形式从源岩运移到储集岩的。
2、浅埋藏环境受淡水淋滤,可使储集空间提高。
3、十一、对储集岩进行分类评价,指导勘探的重点区域为三角洲河道砂体。
4、在不考虑井筒储集系数和表皮系数影响的情况下,无量纲平均地层拟压力与无量纲生产时间成正比。
5、应从岩心分析、地质录井、测井等基础资料入手,分析该类储集层的储层特征,并结合成像、核磁共振等测井新技术的应用,建立该类储层的解释模型。
6、岩浆侵入活动大大改变了其周围泥岩的储集性能,对油气聚集具有重要意义.
7、好的储集体主要有湖底扇中扇辫状水道砂体和轴向重力流水道砂体。
8、古地貌组合样式控制储集体的成因、富集位置和规模大小。
9、方法通过储集岩中成岩作用、孔隙和裂隙中所充填矿物的世代关系、流体包裹体类型的综合研究,重塑研究区流体活动历史。
10、溶蚀作用是孔隙的主要形成作用,原生孔隙很少,次生孔隙极其发育,是油气的良好储集层。